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307 隔着城门,皇城遥遥在望 (第2/2页)
,使得百姓主动配合。 原本襄王就是打着“清君侧,除妖僧”的名头兴兵的,颇得底层百姓支持。 他们若是征粮之时再和百姓起了冲突,更会失去民心…… 可惜百姓们根本不被他们的怀柔所迷惑呀? 征粮的将士很快失去耐心,征粮逐渐演变成——强取豪夺。 朝廷大军跟百姓之间的冲突不断。 尽管上层将士一再强调,不要和当地百姓冲突,可一道道军令和征粮的任务同时下发,军令似乎就失去了原有的效力。 “又叫老子征粮,又不叫老子动粗……我求爷爷告奶奶的,能弄来粮食吗?”底层的将士也渐渐被激起不满的情绪。 原本军饷紧张的襄王兵马,倒是得到沈家的大力支持。 且襄王从不独享王爷待遇,自打兴兵离开襄城,襄王从来都是和底下的将士在一起吃饭。 一开始众人觉得不妥,他索性盛了饭就走,兀自坐到一旁去吃,好叫众人自在。 襄王不讲究吃喝,身先士卒,本就让将士们感动。 后又听说,军医处那位拿出私产,养了好些军医,不畏生死,在战场之上,救下一条条人命的陆先生——竟然就是襄王妃本人! 一女子尚有如此报国之志!可况男儿乎? 襄王军军备不如朝廷,兵马不如朝廷,人数更是少于朝廷数倍…… 可襄王军上上下下,却是团结一心。 二次于渭城交战之时——战场上忽然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。 朝廷的兵马,原本呼喝着出城应战,战旗挥舞的虎虎生风…… 短兵相接的一瞬,就在那一瞬间。 不知一位领兵的小将忽然喊了句什么,朝廷兵马突然倒戈相向,反/攻入城! 这让朝廷大将措手不及! 一小片的兵马阵前倒戈也就罢了,偏偏像一阵风吹起一片燎原之火一般。 倒戈的兵马如同潮水一般,复向城中滚滚涌入。 襄王兵马更是气势大振,呼喝的声音,如同巨雷,要把天都给撕裂掀翻了。 朝廷大军的倒戈,使得战事变得没有悬念…… 襄王率领兵马得到了百姓兵卒的拥护,更有许多名将,前来投靠。 秦云璋一路北上,势如破竹。 他终于兵临京都城下之时,这一幕好似似曾相识一般。 京都城门紧闭,整个都城还笼罩在未亮的黎明前。 襄王军队,却已经在城门外森严林立,严阵以待。 整军气势,恍如战无不胜的神兵。 京都很安静,隔着城门,皇城遥遥在望,城门内外好似两个世界。 黎明前,天幕黑沉。 那最黑暗的时刻,正一点点褪去暗沉。 曙光渐渐从东方升起。 严阵以待的兵将们似乎都随着东方的曙光,而变得兴奋。 宣战的吆喝声骤然响起,像是麦浪一样,一浪一浪的在整军之中涌动无边。 曙光照亮了襄王的兵马,也照亮了京都城门楼。 高高的城门楼上,立着几个人。 适才太黑,竟然一直没看见。 天际渐亮,城门楼上的身影也越发看的清楚了。 秦云璋骑在高头大马之上,他身后是几乎望不到边际的骑兵,步兵…… 他仰头,与城门楼上那身影,遥遥相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