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阳历史小说作品全集(共10册)_第五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五章 (第31/31页)

接到太监通知,皇帝、皇后已赴畅春园省视太后去了。
  于是傅恒陪着妻子赶到畅春园,内务府大臣荣善在迎接。他跟傅恒是表弟兄,所以傅夫人亦不必避忌,相见行了礼,荣善笑嘻嘻地说道:“表弟妹,大喜,大喜!”
  “喜从何来啊?”傅夫人笑着问。
  “表弟妹此番立了大功,太后跟皇上都很高兴。皇上说非得有特殊荣典,才能酬庸,太后亦很以为是。如今正商量着,格外给你一个恩典,那可是开国以来,少有的异数。”
  “噢,”傅恒问道,“表哥可知这是个什么恩典?”
  “听说是打算封表弟妹为固伦格格。”
  傅恒夫妇俩听得这话,都吓一跳。“格格”在满洲话中,原本同汉语的“小姐”是一个意思。但同为“格格”,要看生在何处。在亲王、郡王府中,就是“郡主”,在宫中自然是“公主”。同为公主,又以母亲身份的差异,所冠的称号,亦不相同。中宫所出为“固伦公主”,妃嫔所出为“和硕格格”。如今封傅夫人为“固伦格格”,即是“固伦公主”,也就是将成为太后的女儿。
  “这可真是异数了!绝不敢当。”一向谦恭谨慎的傅恒先就作了表示,“异姓封格格的,本朝尚无先例。”
  “怎么没有先例?”荣善接口说道,“从前定南王孔有德的闺女四贞,顺治年间就曾封过格格,是孝庄太后的干女儿。”
  “那情形不同。”傅恒对妻子说,“倘或太后召见,提到这件事,你可得坚辞。”
  “我知道。”傅夫人说,“我只要跟皇上、皇后奉明一个原因,就可以辞掉。”
  “对了!”荣善看着傅恒说道,“我忘了告诉你了,口头交代,回头是在太后宫里召见表弟妹,还有十四爷,要细问了表弟妹,商量如何给太妃上尊号。”他掏出一个金表看了一下说:“早膳快用完了。”
  果然,不旋踵间,已派太监来传宣,傅夫人却有些着急,将丈夫的衣服悄悄一拉,使个眼色,表示别有话说。
  “噢,”荣善很知趣,随即说道,“你们贤伉俪俩到那面谈去。”
  他亲自引领着,将傅恒夫妇带到一座屏风后面,随即退去。傅夫人便悄悄跟丈夫说:“太妃有些话,是不便当着太后说的,那可怎么办?”
  “哪些话?”
  “太妃说,她不进宫,也不见太后跟别的妃嫔。大概除了皇后以外,各宫的主子们,她哪一个都不愿见。这话公然说出来,不就是瞧不起太后吗?”
  “是啊!”傅恒踌躇无以为计。
  “而且看样子如果皇后不照儿媳妇的规矩行礼,太妃也不愿见的。”
  “那倒不要紧。”傅恒答说,“姐姐会跟皇上一样行礼。”
  “不光是行礼,是能不能照儿媳妇伺候婆婆的规矩侍奉太妃?”
  “这——”傅恒不敢说得太肯定,“应该可以。”
  “还有件事。”傅夫人又说,“太妃要我做她的女儿,太后又要我做她的女儿。太后这个懿旨最好不下,一下了,太妃心里会不舒服。她或许会想:‘我的亲生儿子给你,一个干女儿,你也放不过,偏要了去!’”
  “这话倒是。”傅恒笑道,“你倒真是个好干女儿,一片心都向着太妃。”
  “就因为如此,有好些话不便在太后面前说,譬如像刚才的话。”傅夫人又说,“甚至皇后面前都不能说。”
  “这,”傅恒诧异,“为什么呢?”
  “你别忘了,皇后是太后选中的。”
  “啊!”傅恒领悟了。
  原来先帝为当今皇帝,也就是雍正朝的宝亲王选王妃时,早已决定以宝亲王继承王位,所以选王妃就是选未来的皇后。当初为了笼络马齐,决定跟他家攀亲。
  富察氏是满洲八大贵族之一,门第鼎盛,才貌双全的格格甚多,而偏偏选中马齐的侄女、相貌不甚出色的当今皇后,就是太后的主张,说她“有福相”。
  因为如此,皇后很尊敬太后,将来在两位“婆婆”之间,自然亲近这面的一位。说不定会把太妃的想法告诉太后,岂不是会惹出很大的麻烦?
  “照此说来,你还是非单独见皇上,不能畅所欲言。”
  “皇上单独,我可不是单独。”傅夫人说,“你最好跟皇上回奏,找一天让咱们俩一起去见。”
  “不,”傅恒摇摇头,“太妃跟你说的话,有好些是皇上不愿让别人听到的。倘或皇上说一句:既然你都知道,就你一个人来跟我回奏好了。我可怎么回奏啊?”
  说到这里,只听荣善连连咳两声,傅夫人知道是在催了,便即说道:“好吧,那就回头再研究。”
  “对!不过,今天见了太后怎么样?”傅恒问。
  “我只能泛泛地谈,挑能说的说,或许还得撒一两句谎。”
  “是了!”傅恒想一想说,“我有办法。”
  他的办法是托荣善代为回奏,希望在傅夫人进谒太后、报告此行结果以前,先向皇帝“独对”。
  这个请求,当然会被接纳,皇帝就在太后寝宫右侧,他休息的便殿,召见傅恒。
  “臣妻让臣跟皇上回奏,太妃有许多密谕,以及太妃的心情、意愿,不宜公然陈奏,因为怕太后会有意见。是故请皇上单独召见臣妻,以便密奏。”
  “噢!”皇帝吸着气说,“既然是连太后都不宜知道的,那就只有我一个人才能知道吗?”
  “是。”
  “这样说来,仍旧只有在镜殿召见。”皇帝想了一下说,“明天近午时分吧!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